引自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簡報
(總第663期)
2013年,我省企業技術改造工作堅持以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企業技術改造工作的意見》(豫政〔2012〕111號)精神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技術創新應用為核心,以創新帶動、轉型升級、兩化融合為重點,以提高產業競爭力為主攻方向,以節能降耗和提質增效為著力點,緊緊圍繞全省六大高成性產業、四大傳統優勢產業和四大先導產業,著眼打造14個工業產業經濟“升級版 ”,著力推進實施投資額度在2億元(部分電子信息行業項目投資額1億元)以上的全省280個技改重點項目,完成技改總投資額1982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41個,投資額317億元;續建項目40個,投資額423億元;竣工項目199個,投資額1242億元。通過有力組織實施2013年企業技術改造工程,力爭今年年底使一批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工業新產品產值率、先進產能比重、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企業清潔生產及安全水平等指標比上一年得到明顯提高,大力推進提升全省14個重點工業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
一、高成性產業。組織實施165個技改項目,投資額1092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31個,投資額185億元;竣工項目111個,投資額607億元;續建項目23個,投資額300億元。
——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圍繞打造關鍵零部件—主要總成和專用汽車產業鏈,建設焦作、許昌、新鄉、南陽等一批特色零部件產業園區(基地),組織實施河南天地之中福德汽車零部件公司年產10萬套微型汽車零部件、禹州東風汽車部件制造公司重卡汽車底盤和重卡汽車平衡懸架自動化生產線、輝縣市汽車配件公司年產10萬臺汽車渦輪增壓器總成等10個技改項目。
——電子信息產業。大力支持新型平板顯示、手機及其它通信設備、光電、電子元器件等主要產業發展,鼓勵實施全產業鏈技術改造,支持關鍵技術產業化,組織實施河南省通信電纜公司年產1500萬芯公里光纖接入網產品、中航光電科技公司年產2000萬套光通訊產品和高速傳輸連接器和線纜網絡產品、富士康集團商丘金振源電子科技公司配套加工年產4000萬臺手機零配件、平輿縣艾煒特電子公司年產1000萬件電子產品及液晶電視等13個技改項目。
——裝備制造業。圍繞建設冶金礦山大型成套裝備、工程機械及軌道交通裝備和輸變電及智能電網裝備、新型能源裝備、數控機床和新型環保裝備等特色產業鏈,組織實施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建設礦用機電產業園、河南巨烽生物能源開發公司年產16萬臺生物質能源應用設備、河南遠東新世紀機電公司年產500萬千瓦高效電動機生產線、國機重工(洛陽)公司(洛陽)產業園一期等53個技改項目。
——食品工業。圍繞鞏固提升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面制品、肉制品和速凍食品等3大傳統優勢產業,做強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飲料、休閑食品、乳制品、油脂等4大新興優勢產業,積極發展調味品、淀粉制品、茶產品等3大高附加值產業,組織實施科迪食品集團年產80萬噸液態奶一期工程(40萬噸)、周口金絲猴食品公司年產2.6萬噸豆制品和3萬噸健康糖果、河南信陽五云茶葉(集團)公司新建年產100萬噸茶飲料、正陽縣正昇食品產業開發公司年產24萬噸鄉巴佬方便系列肉制品加工、河南眾品食業公司年產10萬噸肉制品及配套產業建設等31個技改項目。
——輕工業。發展現代家居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圍繞家用電器、家具廚衛、皮革皮具、包裝印刷、塑料制品等5個產業,打造造紙、家電、發制品、包裝印刷、塑料制品等5條特色產業鏈,組織實施鄭州浦發紙業公司年產100萬噸高檔包裝紙、廣東萬寶電器公司民權制冷產業園、河南瑞貝卡發制品公司年產60萬條發制品生產線等32個技改項目。
——建材工業。促進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圍繞打造陶瓷、玻璃、新型綠色建材等主要產業鏈,注重發展建筑陶瓷和保溫、吸音、環保、可再生等新型綠色建材,組織實施濟源市鑫源陶瓷材料公司年產5萬噸氧化鋁陶瓷粉體材料和6000萬件氧化鋁陶瓷、洛玻集團日產600噸Low—E (低輻射)鍍膜玻璃、河南魯泰能源公司年產30萬噸高新合成材料等26個技改項目。
二、傳統優勢產業。組織實施65個技改項目,投資額563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5個,投資額34億元;竣工項目54個,投資額460億元;續建項目6個,投資額69億元。
——化學工業。圍繞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融合發展,擴大高端石化產品規模,加快化肥等農用化工企業技改,促進精細化工產業提升,組織實施洛陽金達石化公司建設年產10萬噸寬餾分(柔性)特種油裝置及附屬設施、河南聯鑫化工公司碳四綜合利用(一期)、焦作厚基化工公司年產10萬噸氯化石蠟、河南心連心化肥公司采用潔凈煤氣化技術進行原料結構調整等32個技改項目。
——有色金屬工業。以精深加工、節能降耗為技改重點方向,支持加工業向高端產品精深加工延伸,提高中高端精深加工產品比例和有色金屬回收利用比例,注重打造鋁、鉛鋅、鎢鉬、銅、鈦等5大產業鏈,積極發展鎂合金板帶材、高精度銅板、專用銅管、鈦板帶等深加工產品,組織實施河南圣華原鋁業公司年產5.5萬噸高檔彩色鋁型材、洛鉬集團高性能硬質合金、河南豫光金鉛集團含鋅廢渣濕法回收有價金屬綜合利用工程等18個技改項目。
——鋼鐵工業。圍繞節能降耗、循環利用、提高產品質量及增加高檔品種,支持骨干鋼鐵企業裝備大型化、工藝現代化技改,積極發展優質鋼線材、棒材及高端無縫鋼管產品,組織實施平頂山寶隆不銹鋼制品公司年產50萬噸不銹鋼加工、安陽龍騰特鋼制造公司高強度高性能棒線材研發及產業化等7個技改項目。
——紡織工業。圍繞發展服裝、面料、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等終端產業,改造提升棉紡織產業,組織實施鄭州錦榮置業公司年產2000萬套(件)服裝、舞鋼市龍山紡織科技公司年產10萬錠環錠紡紗生產線、駐馬店市三合麻制品公司年產5萬噸麻制品精加工、許昌振德敷料公司醫用棉坯布建設等8個技改項目。
三、先導產業。組織實施50個技改項目,投資額327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5個,投資額98億元;竣工項目34個,投資額175億元;續建項目11個,投資額54億元。
——生物醫藥產業。圍繞打造化學制藥、生物技術制藥、現代中藥等3個主導產業,重點支持發展新型疫苗、診斷試劑及生物制造產業;大力支持原料藥向產業鏈下游、高端產品領域延伸;支持中藥加工現代化、產品品牌化,培育優勢新品種,組織實施鄭州瑞龍制藥公司年產3萬噸中藥飲片、裕松源藥業公司中美方達生物醫藥園一期、天方藥業公司抗生素原料藥建設、河南福森藥業公司年產2.5億片口服固體制劑生產線等25個技改項目。
——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太陽能光伏、生物質能產業,支持晶硅電池、薄膜電池產業發展,組織實施洛陽強瑞光伏材料公司建設年產100MW太陽能硅片、平頂山興宇中科膜技術開發公司年產10000萬平方米鋰電池隔膜、河南義騰新能源科技公司年產3000萬套鋰離子電池電芯和6000萬平方米隔膜等10個技改項目。
——新材料產業。圍繞完善超硬材料特色產業鏈,突出提升品級和增加品種,支持發展高品級金剛石、功能性超硬材料等產品,組織實施鄭州華晶金剛石公司年產10.2億克拉高品級金剛石、平煤神馬集團開封炭素公司炭素二期擴建、禹州市和匯超硬材料公司高品級金剛石及立方氮化硼單晶產業化等12個技改項目。
——新能源汽車。圍繞培育發展整車和動力電池產業,支持發展微型電動車,培育動力電池及材料產業鏈,提升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組織實施河南國迎嘉駿新能源汽車公司年產10萬輛系列低速車及10萬套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河南貝迪新能源制冷工業公司年產30萬套電動汽車空調等3個技改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