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項礦山生態修復國家標準8月1日起施行
5月15日,自然資源部召開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副司長盧麗華介紹了《煤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等4項礦山生態修復國家標準有關情況。
4項國家標準已于4月底正式發布,將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全國首批專門針對正在生產礦山生態修復的國家標準,對生產礦山“邊開采、邊修復”提出要求,填補了該領域空白。
四項國標編號分別為:
《煤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GB/T 43934-2024)
《金屬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GB/T 43933-2024)
《石油天然氣項目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GB/T 43936-2024)
《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監測評價技術規范》(GB/T 43935-2024)
該四項國標由全國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93)歸口,具體由保護與修復分技術委員會(SAC/TC93/SC7)負責。四項國標研究依托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通用技術標準研究”項目,列入2019年度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因超期執行,于2022年度納入TC93考核整改內容之一。
盧麗華表示,4項國家標準充分銜接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政管理要求,吸納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適應性管理等國際先進理念,為礦山企業科學開展復墾修復、提高治理效果質量提供了技術支撐,為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實施有效監管提供有力依據。(來源: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