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758項新修(制)訂的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其中包括資源環境與安全大類煤炭專業類15項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
這15項標準由中國煤炭教育協會、全國煤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牽頭,聯合行業院校、企業以及研究機構歷時3年多完成。
據了解,這15項標準主要涵蓋中等職業教育、高職專科和高職本科三大領域,專業涉及礦井建設技術、礦山機電、煤炭綜合利用技術、采礦技術、礦井通風與安全,煤礦智能開采技術、礦山機電與智能裝備、煤炭清潔利用技術、通風技術與安全管理、礦井建設工程技術、煤層氣采輸技術、煤田地質勘查、礦山地質,智能采礦技術、煤炭清潔利用工程。
為高質量完成煤炭專業類標準修(制)訂工作,中國煤炭教育協會與全國煤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統籌布局,組建了涵蓋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團隊,累計動員超千人次參與。專家團隊按照“專家顧問組—工作組—研制組”三級組織架構,細化了職責分工,重點聚焦中職、高職專科以及職業本科的層次銜接、專業定位優化、課程體系創新等核心問題。
編制過程中,專家團隊深入分析煤炭行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對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圍繞崗位任務、技能標準以及職業素養等開展了廣泛調研。專家團隊累計調研企業及院校百余家,收集畢業生及行業從業者反饋,全面梳理專業升級方向,科學確定職業面向、培養目標以及課程設置,確保標準緊貼產業實際需求。
工作組堅持嚴格把控各環節,從初稿撰寫到集中統稿,歷經30余輪線上線下研討、百余次專家論證,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新標準充分融入安全生產、智能裝備應用、綠色開采等前沿內容,強化實踐教學比重,突出產教融合特色。
下一步,全國煤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將通過專題培訓、院校研討、校企合作示范項目等,全面推進標準的宣傳與實施。同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持續跟蹤行業技術變革,推動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來源:中國煤炭報)